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已关闭评论
  • 4,215 views
  • A+
所属分类:建盏文化

在陈大鹏老师家中,看到一些建盏相关的珍贵资料,包括80年代的羊城晚报、新闻报(1893年创立于上海)等旧报纸刊载的,陈老师年轻时为建盏奋斗的事迹,能让今人看到当时建盏复原的不易与带来的震撼。

原创 | 旧报纸中的陈大鹏与建盏

文 / 聆雨听涛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建盏「大火」,厂家和受众指数级暴增长,大致是近10年的事。然而这10年的井喷,是之前花了30年研究、传承宋代技艺的成果。没有前30年的积累,建盏行业不会在机会来临时,成长得这么快。

自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国家就一直致力于建盏这一非遗项目的恢复与传承。

老一辈建盏名家陈大鹏(1945~),年轻时复烧油滴盏的事迹,就在80年代登上了羊城晚报、新闻报(始于1893,清光绪十九年)等多家大报纸。当年的报纸,传播力比电视还高,毕竟那时候有电视的家庭并不多。可见轰动程度。

▼将近40年过去,现在的陈大鹏已经70多岁了,满头白发的他依然坚持自己身体力行试验、烧盏。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羊城晚报》的报道与古陶瓷学巨擘冯先铭(1921~1993)代表故宫博物院在1983年的手书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一、苦心钻研,从学徒到大师

1、油滴的复生

陈大鹏十三岁进厂当学徒,实践二十年后,积累了丰富的制釉经验。80年代初,陈大鹏一直在茅屋里自费研究结晶釉。

{ 陈大鹏作品·黄鹧鸪斑盏 }

报刊报道,当时他在省轻工研究所陶瓷室、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古陶瓷学会、北京故宫博物院、浙江美院、福建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厦大历史系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对出土瓷片进行分析研究。

经过多次的反复烧结、实验,终于使油滴盏重见天日,并于1980年11月在「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展销,得到国外专家的好评。

▼1987年《新闻报》的报道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2、艺术性与技术性均获得中外认可

1983年,陈大鹏仿制的油滴盏通过了省级鉴定。

报刊中记载,当时国内专家认为,陈的作品

釉色黑如漆,斑点莹如星,瓷器重如铁额,击声响如磐;斑点光彩夺目,注入清水,银光争莹;注入浓茶,金光闪耀,精美脱俗。

此器在器形、釉彩等传统风格及物质显微结构上,都达到宋代建窑的水平,与宋代珍品形似、神似、质似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鉴定书则写道:

此仿宋油滴黑釉盏,纯黑底上分布着银色油滴,斑纹圆润,大小匀称,光泽适宜;电镜和电子衍射对萃取复型试样的鉴定,证明该油滴的显微结构不论在氧化铁的成分、分布和晶形上,都与古代银油滴黑釉盏雷同……釉色美丽,几近于乌金,这是外地制品中没有的。

陈大鹏研制的仿宋油滴盏,荣获南平市1983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市政府给予奖励晋升一级工资,有关单位保送他到山东轻工学院陶瓷系深造,该厂根据他的贡献,奖励他一部14寸彩电。

陈大鹏的重大成果被国家轻工部选送参加全国旅游品展览会和1984年春季广交会。首批油滴建盏每只500美元,被美、日客商抢购一空。

{ 陈大鹏作品·黄鹧鸪斑盏/特写}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而后又选送了五种新器形,参加美国路易安娜世界博览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关西本部甚至来函:对贵方油滴建盏很感兴趣,请寄一些样品并告知价格。

80年代末,中古古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还破格吸收陈大鹏为会员。

小学毕业就开始当学徒的陈大鹏,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忘以经验和自学研究传统油滴盏的工艺规律,并取得成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是一个很励志的过程。

《自学导报》评价他「没文凭有水平」,从学徒到工艺师。

▼《自学导报》等报纸的报道

80年代旧报纸上的陈大鹏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