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已关闭评论
  • 10,860 views
  • A+
所属分类:宋茶文化

茶筅在日本茶道中是拌匀茶碗中的茶粉与水的工具。一般而言,茶筅长约10公分,中间有一竹节(也有无结),一边较短修齐做为握柄,一边较长剖成细丝做成扫帚状的“穗先”,细丝根部用棉线缠绕,一部分竹丝向内形成内穗,一部分向外形成外穗。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 日本抹茶道用茶筅

由左至右分別是:裏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

根据流派的不同,所用的竹料及茶筅的形状也略为不同,以三千家为例:里千家白竹、表千家梅竹、武者小路千家用紫竹(图1);穗先的形状,前二者都成弯曲状,武者小路千家成直形,与千利休喜欢用的利休形最像。

其他用于筒茶碗、天目茶碗、茶箱等也各有不同,不同流派加上不同道具的特殊茶筅,茶筅的种类可达百种,但是这边不是要讨论现今日本抹茶道的茶筅,而是想说明现今某些所谓要恢复宋代抹茶文化或斗茶文化的怪现象。

我们知道日本茶道基本上是宋代抹茶文化的延续,宋代点茶使用何种工具?也是用这样的茶筅吗? 还是其他的道具?

三分钟动画视频,再现宋代建盏点茶法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2 宋代点茶用茶匙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附图1 银茶匙与茶碟,福建省邵武考古出土的宋代墓葬品

(附图为原文未有的图片)

从蔡襄《茶录》(1049-1053年)「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可以知道约莫北宋初期至中期,点茶本以茶匙(图2、3、5、6、7)为工具。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3. 1093年 辽代 河北宣化八里村6号墓 备茶图

由宋徽宗《大观论茶》(1107年)「茶筅以角力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疎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瘠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疎劲如剑瘠,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可以知道至北宋晚期开始以茶筅点茶。另外从目前已知绘有点茶器具的古图及墓壁画也能看出这种演替(表1)。

此外宋元文人的诗词也有不少点茶道具的记载(表1),如:

「银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

诗肠久飢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

梅尧臣(1002-1060)《以韵和永叔嚐新茶杂言》

「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欧阳修(1058)《尝新茶呈圣俞嘉佑三年》

「旧闻作匙用黄金, 击拂要须金有力。

家贫点茶只匕筋,可是斗茶还斗墨。」

毛滂(1060-1124)《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籊籊干霄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铅刀。

看君眉宇真龙种,犹解横身战雪涛。」

韩驹(1080-1135)《谢人寄茶筅子》

「香凝翠髮云生脚,湿满苍髯浪卷花。」

谢宗可(1330)《咏物诗 茶筅》

表1 古图及诗文所记载点茶道具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从上表可知:北宋初至中期的点茶工具是茶匙,宋徽宗前后的北宋末年是茶匙与茶筅转换的过渡期,南宋之后基本上是以茶筅为点茶工具

在我看来要恢复宋代茶文化有很多点茶道具可以用咧!但是我会用南宋的茶筅,而非北宋的茶匙,这是好用与否的问题,而无关乎与时俱进或坚持传统(也不知要坚持北宋还是南宋?)

因竹木材质容易腐朽,目前中国并无茶筅出土报告,但是我们从传世的绘画或出土的墓壁画可以略窥一二,虽然这些图像证据为数不少,但是说到宋代的茶筅长什麽样子?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1. 茶具图赞 竹副帥

最左为《欣赏編》版,中及右为其他较晚版本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却仅仅是南宋末年(1269)审安老人所撰的《茶具图赞》中的竺副帅(图11)!可是大家要知道这时的南宋王朝正值贾似道专政,襄阳和樊城被忽必烈打得死去活来,战乱中文人雅士是否还沉浸于点茶文化已不得而知,审安老人撰书时的心情如何也只有天知道。

而且现在流通的《茶具图赞》全部都是明代的复刻版,其中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沉津收录在其《欣赏编》中的应该是最早版本,此时距离抹茶在中国消失的洪武24年(1392)「罢造龙团,惟採茶芽以进」已有114-130年,近一百多年的光阴可以遗忘许多事。《欣赏编》版的图看起来,茶筅有点像是画歪,也很像是由一片竹片製成。再看看《日本京都书肆刊本》(1844)的更像一片竹片製成(图11右)。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5. 现代茶人复制的所谓宋代茶筅1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6. 现代茶人复制的所谓宋代茶筅2,這支再加上一點创意

所以两岸许多试图想恢复宋代抹茶文化或斗茶文化的茶人或文化人,复制的宋代茶筅都是片状的(图15、16),用这种东西点茶,简直是自找苦吃;我无法理解,为何会放著众多考古学的证据不顾,却死死的抱著一本点茶文化已经式微时『再版』的《茶具图赞》?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4. 1093年 辽代 7号張文藻墓 备茶图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5. 1093年 辽代 河北宣化八里村10号張匡正墓 备茶图

目前已知的古图中,河北宣化 辽墓群的7及10号墓壁画所绘『茶筅』为双头有刷毛、且刷毛较短(图4、5),这种工具可能是某种清洗茶具的工具而非真正茶筅,我们先将这二图排除。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6. 1097年 北宋晚 河南登封 黑山沟 李守贵墓 备茶图(左)、侍茶图(右)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7. 1116年 辽代 河北宣化八里村1号張世卿墓 备茶图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8. 1190­1224南宋 刘松年 茗园赌市图

除了《茶具图赞》以外的古图,从构图逻辑来看,所有茶筅都非成竹片状,反而与现今日本抹茶道茶筅相似,只是没有内外穗之分;元 营子村墓所画茶筅几乎与日本抹茶道相同,可能也有内外穗。

若茶筅真为现在一些文化工作者所想像的片状,那麽运筅击拂应是按著最宽的二边(好施力),如从正面看,会看到茶筅的最宽边而看不到藏在后面的拇指(这与圆筒状茶筅同);但若从侧面看,可以看到食指及拇指,但是扁扁的茶筅就看不太出来了;如是圆筒状茶筅从侧面还是能看到茶筅,同时也能看到食指及拇指。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0. 1196年 金(南宋) 兴义二年 山西 汾陽 王立伏墓 点茶图

金(南宋)王立伏墓壁画(图10)的点茶图可以发现,右侧穿深色衣服的男子,左手持碗,右手运筅,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食指及拇指,也能看到宽宽的茶筅柄,从这种握住茶筅的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这南宋的茶筅绝对不是片状的。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9. 1190­1224南宋 刘松年 攆茶图

《茶具图赞》若真为不可考的审安老人所撰,那麽竺副帅,非常有可能是以比他更早的《撵茶图》(图9),放在桌上的那支茶筅为蓝本,因为这二支茶筅握柄处的花纹风格非常相似。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2. 元 內蒙赤峰元宝山沙子山 2号墓 点茶图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3. 元 內蒙赤峰元宝山营子村墓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4. 元代福建 廚房

张世卿墓备茶图、撵茶图及茶具图赞(图7、9、11)的茶筅都有一共同特徵——穗先非常长,这和日本岛根县的ボテボテ茶所用的茶筅(图17)非常像。由于天目茶碗在现今日本抹茶道只用来练浓茶,即使用天目茶碗专用的茶筅来点薄茶效果都不好,倒是用这种“ボテボテ茶茶筅”在天目茶碗中点薄茶会非常适合。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图17. ボテボテ茶茶筅

或许是民族主义抬头的原因,这些试图恢复宋代茶文化的文化工作者,他们不屑用日本人的东西,宁可用那种想当然耳,却不适手的怪茶筅。很难想像一个茶人,难道不在乎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在乎那种想像的工具能否让茶好喝?不在乎手中的工具是不是经过严谨的考据?

宋代茶文化已经失传,或许根本不像日本抹茶道一般有既定的手法或规矩(从墓壁画可以看出),现在只知道斗茶的规矩「以水痕先者为负」,器具宜黑盏,击拂用茶匙或茶筅等等。已经失传的东西,发挥想像力又何妨?只是不需要,也不能说:「宋代的茶筅和日本茶筅不一样,是扁扁的片状!」

本文来自:把盏堂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