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如果有毒可以立足的话,建盏为何可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注意列入的时间是2011年6月10日(第三批,项目编号:Ⅷ-188),而此时建阳已有烧制建盏的匠人从事相关工作。

无论是宋代建盏还是当代建盏,其使用的胎土都是一模一样的,实物图如下



建盏的釉料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瓷器界的一大谜题,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建盏的釉料成分进行过研究,并以论文的进行了公布。其实对于古代窑工来说,这些高科技可整不明白,凭经验配比就可以了,因为原料实在太简单了,就是下面这两样不起眼的东西。


真正决定建盏品相和颜色的是烧窑的过程,这个才是建盏无法绕开的技术难点,烧制过程有两点要素最为关键,一是温度,二是时间。要制作出最完美的建盏,需要在烧制过程中100%控制窑炉里每个角落的温度完全一致,且每种温度持续的时间精确到秒方可,但这近乎不可能,所以没有一只建盏是完美的。

一个是釉基,就是它的基础,就是玻璃质感的成分,大多就是石英(氧化硅)一类的;
二、就是发色剂,这当然也是矿物,例如氧化钴发蓝色,氧化铜发绿色等等,而建盏主要就是氧化铁。
第三种成分就是助熔剂,例如长石、或草木灰或钡,助熔剂可以帮助石英降低熔点,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燃料和时间,例如建盏要1300度烧成,瓷器要1280,一般炻器要1240,你要知道到了高温阶段每要升高十度就要耗费很多燃料(先别管气窑、电窑或者柴窑都一样),所以就有了各种助熔剂的添加,例如铅,就能将熔点降低到1100度甚至更低的温度,那问题就出现了,这些助熔剂有可能残留在烧成的器具上,在你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高温(油炸),或者强酸,就有可能把铅一类的重金属溶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有毒。
可是,真的有必要这么紧张吗?我个人觉得---真心没必要
首先,你只要确定它是铁胎铁釉,1300度烧成的,不管它结晶不结晶,传统或创新,他都不会含有重金属的,这个很好分辨,顶多你说釉上结晶的盏比较会卡污垢卡茶垢,用一个礼拜就会有彩虹,那也不是因为有毒,那只是---脏了!
再来,我们建盏拿来喝茶,就算你用的是低温烧出来的“假建盏”,最高一百度的水温是不太容易把里面残留的铅等等重金属溶出来。
除非你天天喝一个杯子用几十年,要担心建盏的重金属,不如担心你家那些颜色鲜艳低温烧成的餐盘子,那可是时常可能装油炸和酸性食物,那更容易将铅溶出来,还有很多人拿报纸包食物吃的,油墨当中的铅更是直接融入食物,那才更严重好嘛,在喝水的建盏上说重金属真的没什么必要,当然要避免,但不要恐慌。
请不要再拿“化学”说事,可怜的化学到处躺枪。
专家或许能辨别古董的价值,但专业的技术问题还是应该了解理论之后才能说事。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
